返回

广电计量

sz:002967

  • 贵公司是否有未披露事项导致今日股价大跌?请回复!

    2025-04-25 10:10:59

    您好,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一季度订单保持稳健增长,核心下游特殊行业、汽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客户需求较好,业务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50%,融资能力较好,资金链健康稳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公司各项经营指标保持健康状态。敬请投资者审慎甄别市场传闻,不信谣、不传谣。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2025-04-25 17:40:11

    [ 详细 ]
  • 您好!请问贵公司与英伟达、腾讯是否有合作,谢谢!

    2025-04-24 18:22:23

    您好,您可持续关注公司相关公告及新闻信息,感谢您的关注。

    2025-04-25 17:41:10

    [ 详细 ]
  • 贸易战会加速企业创新和国产替代对公司技术有挑战吗?

    2025-04-14 16:24:51

    您好,公司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性行业,坚持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核心业务均处在客户的研发环节。在下游行业方面重点覆盖的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这些行业均受国产化和科技自立的使命驱动,保持较好的研发投入。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每年投入不低于收入的10%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满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测试需求。谢谢您的关注。

    2025-04-16 16:13:10

    [ 详细 ]
  • 首先祝贺历史最强领导班子取得历史最强业绩。问题一、贸易战会加快国内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公司如何抓住历史机遇?问题二、公司2024年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6.4亿,公司长期合同都是航天航空军工企业居多,那么后期部分计提的账款如果收回如何处理?问题三、2025年一季度合同同比增长多少?

    2025-04-07 12:23:15

    您好,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下游领域持续拓宽,覆盖特殊行业、汽车、航空航天、轨交、船舶等多个行业。2024年计提坏账准备情况的变动金额是6,451.76万元,对于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公司收到回款后会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2025-04-14 20:45:11

    [ 详细 ]
  • 公司2022年以前每年一季度都会亏损几千万,2024年开始一季度不在亏损是什么原因?是公司调整收支结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2025年及2026年也会保持一季度营收增长吗?

    2025-04-03 15:37:12

    您好,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推动降本增效,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于2024年一季度初见成效。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2025-04-11 17:11:10

    [ 详细 ]
  • 董秘您好! 作为行业数据分析的自媒体博主,我发现贵公司2024年年报未披露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的具体信息,是否可以公开?

    2025-03-29 13:12:09

    您好,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谢谢。

    2025-04-03 15:47:10

    [ 详细 ]
  • 公司是否有可控核聚变业务?

    2025-03-25 17:36:21

    您好,公司目前已开展核辐射的放射剂量检测及相关仪器仪表的计量业务,有关可控核聚变相关的检测业务暂未开展,公司将会密切关注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谢谢!

    2025-04-03 15:47:40

    [ 详细 ]
  • 8.公司的集成电路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2025-04-01 00:00:00

    答: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是公司持续投入和培育的新兴产业领域,2024 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5,570.40 万元,同比增长 26.28%。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增长,依托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与开发能力,成功开发出 4 纳米先进制程芯片解剖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投入使用,实现AEC-Q100 等标准的高端复杂芯片测试能力覆盖,推动业务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公司持续聚焦高功率、高速度、高集成和高算力的先进半导体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产自主可控需求,构建性能功能测试、可靠性及失效机理分析评估、芯片设计与制程分析、质量等级认证、功能安全评估和量产与批产测试筛选等全栈式技术咨询服务,拓建智能算力芯片CoWoS 封装工艺评价技术能力,发展人工智能等大功耗芯片分析测试前沿领域,突破高集成度芯片检测能力。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7.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布局如何?

    2025-04-01 00:00:00

    答:公司在航空领域的业务包括三块业务,分别是:一是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构建“数智云”一体化低空飞行装备测试评价与应用验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智慧低空、数字低空、安全低空、互联低空四大技术路线赋能智慧城市和智能出行等领域,覆盖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低空飞行产品全供应链,拓展无人巡检+运维、应急救援等场景应用验证和测试评价技术咨询业务,提升低空经济+多应用场景领域的质量保障服务行业影响力。二是在民用航空领域,公司紧跟国产大飞机的研发步伐,从设计、制造到验证,承担 C919 大飞机多个系统部件的复杂环境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及软件测试项目。公司致力为航空产业链各单位提供全链条、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控技术服务,构建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能力,提供伴随式服务,保障国内高端装备的质量、安全和舒适。三是在商业航天领域,公司构建卫星互联网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创新成果验证与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商业航天通信卫星关键系统及组件、关键芯片及核心元器件和新材料,拓展通信卫星系统电子载荷及元器件的极端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验证业务;建设覆盖卫星平台、发射平台及卫星载荷部件级、组件级、子系统及系统级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建设覆盖不低于 60GHz 以及 KA、V 波段天线的 OTA 测试能力的卫星天线、通信终端功能验证平台;建设覆盖元器件结构分析,无损检测、功性能测试,板级通用验证综合试验能力的商业航天元器件及零部件质量保证认证体系及验证平台。通过低空经济、民用航空和商业航天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努力打造“十五五”期间的业绩增长点。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6. 2024 年公司人员情况及未来招聘计划?

    2025-04-01 00:00:00

    答:2024 年公司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适度控制整体人员规模,以人效提升为主要管理目标,在整体人员数量保持稳中有降的策略下,通过内部人员结构优化,实现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同时,公司持续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均产出。2025 年,公司继续调整人才结构,不断向新兴产业和创新能力方面倾斜,整体人员数量继续保持谨慎的增长政策,目标实现人工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不断提高人均效能。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5.公司数字化赋能的具体体现?

    2025-04-01 00:00:00

    答:公司持续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均产出,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一是数字化生产持续升级。公司建设针对材料产品测试和集成电路测试的数字化工具,实现从样品接收、流转、检测、留样、归还及销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优化检测报告自动化生成方式,提升报告出具效率;探索自动化机器人作业、实验视觉辅助等创新性应用方案,有效提升实验室技术水准和服务质量。二是数字化管理不断优化。公司积极推动内部的数字化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形成“经营管理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辅助系统”的矩阵,同时依托“桌面云平台”实现全国一体化管理及协作。三是数字化营销成效明显。公司依托官方电子商城持续发力网络营销,网络引流效果显著提升。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4.公司 2024 年单独披露的数据科学业务情况如何?

    2025-04-01 00:00:00

    答:公司的数据科学业务包括软件系统测试、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试、数据治理与咨询、数据资产入表等服务。2024 年,数据科学业务增长率约 29%。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算法、模型、系统、网络等在未来数字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环节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围绕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全面布局相关技术保障能力,目标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3.公司的主要下游行业 2025 年度的景气度如何?

    2025-04-01 00:00:00

    答:公司的主要下游是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通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行业。公司受益下游客户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整体保持乐观态度。在特殊行业,2025 年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为了完成十四五既定研发任务,装备研发活动保持活跃,并有明显加速趋势,公司对 2025 年充满信心。在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新能源成为国内新车型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正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转变。传统车型向新能源转型,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竞争优势成为各大车企的共识,公司对 2025 年汽车领域充满信心。在通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是国内近几年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均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活跃度,公司对主要下游领域的检测需求保持乐观预测。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2.公司未来经营计划?

    2025-04-01 00:00:00

    答:2025 年,公司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除加强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拓展之外,加大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高增长领域拓展,提升深海装备、先进核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业务规模。公司坚持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锚定“无人+智能+网络+数据+能源”方向,持续保持公司 CNAS、CMA 等资质参数和计量检测能力的快速提升,构建“计量检测+产品认证+标准开发+科研创新+工具研制”的综合型业务格局。构建创新业务能力。公司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持续围绕人效和机效核心指标,提高运营效率,有效应对市场挑战,提高毛利率和净利率。公司持续强化“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积极投资布局优质项目,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存量业务,以做强做优存量带动增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1. 2024 年公司净利润率提升的原因?

    2025-04-01 00:00:00

    答:2024 年,公司发布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较好执行了年初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措施,建立以利润为导向的考核模式,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且利润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净利润率从 2023 年的 7.14%提升至2024 年的 11.21%,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公司聚焦科研活动相对活跃、研发景气度较高的下游行业,包括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通信、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带动公司的收入增长。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使得代表公司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的 CNAS、CMA等资质参数持续快速增长,以创新的服务能力促进了公司的收入增长。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有效的人效管控、设备投入的精准管控,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实现各专业的毛利率的改善。公司实施内部业务结构优化,生命科学业务实现扭亏为盈。

    2025-04-01 00:00:00

    [ 详细 ]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新质生产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为海洋经济注入新内涵。天风证券认为,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有望获得较高速发展,尤其是在深海装备、深海探索等核心科技领域。公司去年关注基地开业庆典的时候公布十大实验室把深海工程列为第6大实验室,致力于深海工程技术和设备的研究。说明公司领导层具有前瞻性,公司目前有没有相关客户?

    2025-03-20 19:20:41

    您好,公司的深海工程检测类业务主要为特殊装备客户提供检测服务。目前该板块的业务量占公司总体业务比例较小,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增长机会。

    2025-03-25 18:02:10

    [ 详细 ]
  • 3月12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经过修订的《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前相比报告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表述中增加了深海科技,并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这也是深海科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请问,公司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公司在海洋经济、深海科技领域有何应用和布局?

    2025-03-17 21:14:18

    您好,2024年公司优化战略布局,重点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航空航天、深海科技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战略性产业,2024年5月公司授牌建设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命科学、深海工程、卫星互联网、航空航天、量子计量、先进核能十大实验室,开展创新性研究,着力强化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专利布局、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各实验室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2025-03-21 20:45:11

    [ 详细 ]
  • 你好董秘,公司和阿里巴巴是合作关系吗?主要在哪些方面?

    2025-03-13 13:00:51

    您好,目前公司和阿里巴巴暂无合作业务,我们将持续关注潜在的市场机会。谢谢!

    2025-03-14 15:49:10

    [ 详细 ]
  • 董秘,您好!请问马上举行的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贵公司是否有参与其中的机器人零部件检测工作以及比赛相关数据测试?

    2025-03-12 11:28:59

    您好,公司暂未参与本次马拉松比赛事宜,但具备机器人零部件、芯片、系统等检测能力,并获得部分市场订单,目前该板块的业务量占公司总体业务比例较小,公司将持续关注机器检测带来的市场增长机会。

    2025-03-14 08:38:10

    [ 详细 ]
  • 董秘您好,《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于今天发布,文中提到支持智能检测的发展等利好广电计量的信息。作为广东本地股,公司在智能检测领域做了哪些布局?

    2025-03-03 13:48:37

    您好,公司在深圳设有全资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深圳)有限公司,专注于通信、新能源、电子电器、汽车、核电等下游行业,具备计量校准、电磁兼容、可靠性、化学、信息安全、数字化、出口认证等测试能力,建有经营规模较大的区域中心实验室。公司持续跟进和布局的人工智能软硬件检测市场需求与能力建设,公司与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计量检测AI大模型联合创新中心”,探索人工智能在检测行业中的应对,同时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算法验证、安全测试等技术能力储备。深圳子公司依托公司全国的技术支持和业务保障,持续跟踪深圳本地的人工智能相关检测市场需求,赋能本地化的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025-03-06 20:45:12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