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信银行

sh:601998

  • 近期不少金融类上市公司主动撤回了配股申请,比如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公司是否有意向顺应国家号召,取消配股吗?十大股东拿了96.88% 股票,选择配股公司真的划算吗?

    2023-12-28 21:41:51

    感谢您的关注!目前我行配股正处于监管审核阶段,关于我行配股事项的最新进展,敬请关注我行后续公告。

    2023-12-28 21:41:51

    [ 详细 ]
  • 董秘你好,贵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6.2元,已经超过当前股价。而近年来公司年分红率是25%。是否可以把年分红率提升到30%?

    2023-11-21 14:49:48

    感谢您的关注!我行一贯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在稳健经营下全行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与此同时我行分红比率也自2019年以来逐年提升,从25.1%增加至28.1%,分红金额从117亿元增加至161亿元。我行将合理安排分红比率,与全体股东分享银行经营发展成果。

    2023-11-21 14:49:48

    [ 详细 ]
  • 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你们行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还有就是你们四季度投放计划的相关情况呀?谢谢。

    2023-11-09 15:03:00

    2023年三季度末,我行并表口径本外币客户贷款余额5.4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125亿元,其中三季度增量851亿元。 一是在业务摆布策略方面,在满足对公业务增长的同时,持续加大零售支持力度。截至三季度末,我行对公信贷余额2.7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952亿元,同比多增373亿元;零售信贷余额2.2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02亿元,同比多增744亿元。三季度,在零售信贷增长普遍困难的市场环境下,我行跑赢了大市,全年增量也位居可比同业前列,其中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均实现了较好增长。 二是行业结构方面,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对公存量及增量规模靠前行业主要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或基建相关行业。 三是政策导向上,坚持资源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截至三季度末,普惠金融贷款较年初增加836亿元,绿色金融贷款增加942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加793亿元,涉农贷款增加677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20亿元,民营企业贷款增加404亿元。 下阶段,我行仍将在资源配置上对零售倾斜,全力支持零售信贷投放,中长期目标是实现零售与对公信贷存量规模达到1:1。在经营策略上,四季度我行将紧随消费热点,深耕房、车、烟商贷等主流场景,推动个贷规模稳定增长;同时做大信用卡消费交易,加大分期贷款投放,带动信用卡贷款规模提升。

    2023-11-09 15:07:00

    [ 详细 ]
  • 三季度息差情况怎么样?四季度和明年预计走势如何?预计息差什么时候能企稳?

    2023-11-09 15:06:00

    1-9月,我行净息差1.82%,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利率下行影响,资产收益率持续承压,存款成本相对刚性所致。 贷款定价走势方面。对公贷款新发生利率年内呈下行趋势。今年6月起,政策利率连续两次下调,推动贷款新发生利率整体下行。我行贷款新发生利率跟随市场下降,但继续保持同业竞争优势。同时,我行基于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偏弱的情况,持续落实国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需求,加大对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个人贷款新发生利率年内稳中有升,今年新发生利率在3月末降至年内低点后呈持续回升态势。 负债成本走势方面。我行保持成本管理定力,负债成本年内变动优于同业。今年我行继续保持“控存款成本”的管理定力,结合高成本存款到期情况,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积极落实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分别于6月、8月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积极引导分支机构向下议价,成本管控效果显著。 今年四季度影响净息差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主要是按揭利率调整,以及LPR降息带动贷款利率下降,存款方面利率虽有所下降,但降幅难以对冲贷款端的影响。从长期看,资产价格企稳是净息差企稳的重要前提,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多变,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资产价格走势难有定论。仅基于当前形势静态判断,即使四季度新发放贷款利率开始企稳,体现到贷款收益率企稳也需待存量贷款充分置换后,替换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2023-11-09 15:15:00

    [ 详细 ]
  • 感谢管理层提供这次互动机会。请问贵行当前资产质量总体情况如何,对于下半年和明年资产质量走势如何判断?

    2023-11-09 15:09:00

    我行资产质量总体平稳,问题贷款继续“双降”,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三季度末,我行问题贷款相较年初、半年末均实现量率“双降”。其中,问题贷款余额1488亿元,较6月末下降2亿元,较年初下降8亿元;问题贷款率2.72%,较6月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0.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行风险抵御能力继续提升,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209.51%,较6月末上升1.23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8.32个百分点,达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不良贷款方面。截至三季度末,我行不良贷款余额668亿元,较年初上升16亿元;不良率1.22%,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较6月末上升0.01个百分点。不良率环比半年度上升原因主要是受纾困政策退出影响,个贷延期还本付息贷款降级不良导致,我行已充分预估相关情况,加大化解处置力度,将努力在四季度实现改善。 结构方面。对公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不良和问题贷款继续量率“双降”;个贷不良率受纾困政策退出影响有所上升;信用卡整体保持稳定,三季度信用卡不良量率环比基本持平,且不良新增放缓。 从我行情况来看,当前风险状况良好,历史包袱基本出清,授信结构较以往明显优化,风险抵御能力处于高位,有信心应对外部风险变化。同时我行已前瞻做好安排,已对四季度资产质量收官工作做好安排,深入风险排摸,加速处置落地。当前风险底数清晰,处置进度符合预期,有信心保持全年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2023-11-09 15:19:00

    [ 详细 ]
  • 您好!请问一下三季度对公房地产不良率情况如何?对于后续地产风险的演进趋势该如何展望?谢谢!

    2023-11-09 15:15:00

    三季度末,我行对公房地产不良环比总体平稳,下阶段将加大化解处置力度,预计年末不良率将较半年末有所下降。 从总体形势看,全国房地产行业风险尚未完全出清,市场将加速分化,但经济复苏趋势明确,当前一城一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之房地产贷款项目具有自偿性特点,整体风险可控。 从我行情况看,我行已自2019年起提前入手,控总量、降大户、调结构、化风险,当前风险情况总体平稳。具体来看,一是全口径融资规模较小,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约10%。二是风险大幅压降,业务持续向好区域、好客户、好项目集中,房地产风险资产化解力度不小,使房地产贷款安全边际更高。三是拨备充足,重点房地产风险客户在货值及抵押充足的情况下,拨备计提比例近20%,个别企业计提超40%。 后续,我行将继续坚持“提质量、稳存量、优增量”的总体授信策略,优化区域、客户结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质增效。增量上从三方面布局,一是区域上重点向净人口流入的一二线的主城区,市场去化良好的区域集中。二是主体上与开发经验丰富、财务文件、项目布局比较好的房企加强合作。三是产品上优先支持刚需改善性住宅项目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人口净流入区域的长租房和保障房建设。存量上对项目加强封闭管理,稳妥化解存量风险项目,继续按照金融十六条及相关延期规定做好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项目,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业务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3-11-09 15:22:00

    [ 详细 ]
  • 请介绍贵行三季度手续费和投资收益表现。如何看待近期保险代销费率下调对财富管理业务和营收的影响?

    2023-11-09 15:27:00

    今年宏观经济缓慢复苏,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客户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股份行非息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我行非息收入总量及变动幅度均实现跑赢大市。前三季度我行实现非息净收入469.9亿,同比下降4.3%,其中手续费净收入269.9亿,同比微降1.3%。 此次保险手续费调整是银保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行业举措,从短期来看会对各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造成一定的波动,但是从长远出发,将更加有利于银行保险市场的价值体现,有利于整体银行保险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此次调整将更加凸显银行渠道代销保险业务对于整个中国保险市场的价值贡献,各方参与者也将更加愿意加大银保业务的资源投入,保险公司在银行渠道投放更具竞争力的保险产品的意愿更加强烈。下阶段,我行将持续跟踪市场机遇,努力克服市场不利因素,进一步做大做强中收,增强手续费收入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保持非息收入稳健增长。

    2023-11-09 15:32:00

    [ 详细 ]
  • 尊敬的领导,下午好!作为个人投资者,希望和公司领导交流一下,1、新的银行业资本新规即将在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请问新监管新规对贵行会有怎样的影响?如何应对?2、公司之前发行的400亿元可转债还有一年多即将到期,公司是否已经做好到期还钱的准备?为最终促进转股还有啥措施?

    2023-11-09 15:00:00

    资本新规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政策变动看,同业业务、非居住用房开发贷等业务风险加权资产有所增加,房地产抵押类业务、投资企业及中小企业业务等风险加权资产有所下降。整体上,资本新规实施后,我行资本充足率将保持稳定。在业务摆布方面,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我行第一时间对全行各类业务进行了梳理,顺应监管政策导向和市场形势变化前瞻制定了业务策略。同时,我行正在加快内评法申请的准备工作,多措并举推动资本节约。 在可转债存续期内,我行将采取多种办法努力实现转股,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市场环境及我行自身表现,都存在一定积极信号。从外部市场环境看,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支持金融机构多元化补充资本的积极信号,中长期银行板块估值修复可期,我行股价有望回升并超过转股价格,贡献正向投资收益。从我行自身看,随着分红后转股价的逐步下修,转股价与我行二级市场股价的差距在不断收窄,而且我行近年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效益指标表现良好,不良贷款连续两年实现量率双降,业绩表现得到市场认可,近两年市值涨幅持续跑赢大势。

    2023-11-09 15:45:00

    [ 详细 ]
  • 管理层好,资本新规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贵行预计将对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产生多大影响?在业务布局上,贵行做了哪些调整以配合新规落地?谢谢。

    2023-11-09 15:30:00

    感谢您的提问,该问题前面已回复,请参考。

    2023-11-09 15:48:00

    [ 详细 ]
  • 请问,公司三季度信用卡用户数量\消费贷款余额变化如何?近期有中小行在裁减信用卡部门,公司方面认为信用卡业务后续前景如何?

    2023-11-09 15:08:00

    今年前三季度,我行继续深化零售融合,信用卡新引入客户552万户,同比提升32.4%,截至三季度末,本行信用卡贷款余额52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4亿元,规模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目前,信用卡行业面临竞争加剧、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等挑战,但我国人均持卡量仅为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四分之一左右,仍有较大挖掘潜力。随着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消费逐步回暖,为信用卡业务后续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不断演进迭代,为信用卡业务带来持续性的质效提升,深刻改变信用卡行业的发展生态,将为业务发展提供增长动能。因此,我们认为信用卡行业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行业竞争格局将逐步走向分化。

    2023-11-09 16:02:00

    [ 详细 ]
  • 贝壳财经记者提问:银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对贵行净息差影响如何?

    2023-11-09 15:11:00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对商业银行净息差都会带来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各银行房贷产品结构和期限结构的差异,我行将继续加强房贷利率的动态监测。

    2023-11-09 16:07:00

    [ 详细 ]
  • 证券时报记者提问:信银理财存续规模现已跻身行业前三之列。今年以来,整个行业存续规模仍有波动,信银理财采取了哪些策略稳住规模和客户?未来产品端的配置会有哪些侧重点?谢谢!

    2023-11-09 15:36:00

    一是优化产品谱系,持续为投资人提供风格稳健、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二是做好底层资产配置,适度增加固收类资产投资比例,降低产品波动;三是及时与投资者沟通,帮助其理解净值型产品的波动规律,提高其获得感。下阶段产品重点,一方面,继续将中长期低波稳健产品作为发展重点,致力于为投资人提供稳稳的幸福,倡导长期主义;另一方面,稳步丰富产品谱系,满足不同投资人的需求。

    2023-11-09 16:10:00

    [ 详细 ]
  • 尊敬的董秘: 您好! 目前我看到公司的配股一直没有发布公告,是不是证监会要求不跌破净资产,造成咱们无法配股了,如果配股,预计什么时候可以配股,谢谢!

    2023-09-28 09:47:58

    感谢您的关注!我行A股配股预案已于2023年3月获上交所受理,于3月24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审核问询函,并于4月向上交所报送审核问询函回复并公开披露,本次A股配股事项尚需通过上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做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敬请关注我行后续公告。

    2023-09-28 09:47:58

    [ 详细 ]
  • 2023年华为沉寂3年,面对美国以国家之力打压一个中国企业,看到华为新款mate60 pro上线,支持5G,作为中国人,被感动到,满满的自豪感。作为小股东,公司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希望公司信用卡,可以推出24期免息活动购买mate60 Pro手机,为华为新款手机热销,贡献一份银行力量,以上是我的不成熟建议,希望公司酌情考虑

    2023-09-28 09:47:58

    感谢您的关注!中信银行信用卡一直以来在华为商城均有推出24期免息购买手机活动,支持多款机型,如P60 Pro、nova 11 Pro等。

    2023-09-28 09:47:58

    [ 详细 ]
  • 【提问 8】财联社高萍:近期,中信金控已经完成了对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股权化转移,请问中信金控设立后,将给贵行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2023-08-26 00:00:00

    方合英行长:中信金控的成立,对中信银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可以总结为“三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做强综合金融服务。中信金控发展愿景之一,就是“用诚信回报客户弥足珍贵的信任,用创新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需求,用协同为客户提供不止银行的服务”,所谓不止银行的服务,就是指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各家银行所提的 FPA,就是综合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中信金控成立之前,中信银行的协同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年前的中信协同,主要由中信集团倡导,基层单位自行对接;中信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协同进入了由集团协同部协调、考核推动的第二阶段;中信金控成立以后,中信银行的协同进入了由组织体系支撑、机制做保障的全新阶段。中信金控成立了由各家金控子公司共同参与的财富管理委员会,并下设投行业务、零售体系建设和资产配置三个子委员会,通过共同的议事规则和沟通机制来群策群力,共同研判重大业务机遇,制定方案,并部署推进营销。例如,“中信优品”就是我行为客户精挑细选的,动用了众多内部资源打造的一个成功产品。同时,我行聚焦资本市场,投行业务子委员会按照 IPO、债券承销、公募 REITs 三大主线确定目标客群,我行通过自上而下、区域联动,对上述客户开展营销,做强综合金融服务。第二,有利于形成优统一的客户服务体系。中信金控拥有零售客户 1.4 亿户,对公客户超过 100 万户。我行将持续强化“五主”关系,优化客户体验,这是我行新零售的核心要义。中信金控成立后,无疑会在客户体验、客户服务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和促进。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原则梳理和优化客户经营体系,整合获客的渠道,整合场景流程,打造闭环服务。例如,中信金控牵头“N+1+1”团队融合的营销模式,通过子公司联合制定“一户一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综合服务战略客户及企业家客户。此外,中信金控正在牵头组建中信智库,为广大企业和私人投资者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在更深层次上提升我行客户服务体验。第三,有利于做实全面风控体系。回头来看曾经出现的风险,如果当时有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兄弟单位能坐到一起来分析客户和评价客户,就可能规避很多风险。中信金控正在从“组织、政策、流程、技术、文化”五个维度,统一打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有利于形成行业研究驱动下的客户发展和客户调整策略,也有利于我行更大范围、更早时间捕捉到风险点,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协同处置业已存在的风险。总体来看,中信金控成立的“三个有利于”会大幅提升中信银行综合竞争能力。

    2023-08-26 00:00:00

    [ 详细 ]
  • 【提问 7】长江证券马祥云:我们感觉到今年银行业息差下行压力是更明显的,刚才管理层介绍了中信银行的表现相对比较稳定,我们想从具体结构上,比如不同类型贷款或存款等方面请教一下,哪些因素可能使今年表现比较稳定,哪些因素可能形成新的拖累?另外管理层如何看待未来息差走势?

    2023-08-26 00:00:00

    王康副行长:刚才方行长已经介绍了一些我行息差的情况,我想补充几点:第一,上半年稳息差确实是有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从我们年初路演的时候就在跟分析师介绍,同时我们又有信心来稳息差,稳住下行趋势,当然这个稳是相对于市场,相对于同业的。中信银行上半年净息差是 1.99%,同比下行 10 个基点,比去年全年下降 6 个基点,实现了跑赢大市的目标,还是取得了成效的。第二,从原因来看,息差下行是整个银行业今年面临的普遍情况。贷款方面,从去年底开始,政策性利率 MLF、LPR 连续下调,同时信贷需求不旺,因此银行贷款的竞争一度比存款更加惨烈,同业普遍降低贷款定价进行信贷投放。存款方面,存款成本相对比较刚性,尤其是1-5 月存款成本易上难下,因此上半年同业存款成本普遍偏高。中信银行一方面响应中央、国务院号召,让利实体经济,纾困涉疫企业,另一方面对于好的客户确实贷款定价是下降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量价平衡”原则,2020 年和 2021 年我们的息差表现跑输了大市,今年我们是下了很大决心,也采取了很大力度,特别是在负债端牢牢地守住存款成本。具体而言,上半年贷款定价 4.88%,同比下降 17 个基点,其中对公贷款下降 14 个基点,个人贷款下降 11 个基点,票据贴现同比降 46个基点,下行趋势与市场、同业基本保持一致。存款成本方面我们守住了底线,上半年存款成本 2.04%,同比提高 5 个基点,与去年全年比提高 4 个基点,成本控制要好于同业,也是这个原因使得我们上半年息差表现还是不错的。第三,下半年息差压力还是非常大。从环比来看,我们去年下半年息差是 2.01%,今年上半年是 1.99%,半年环比降了 2 个基点,但一季度是 2.02%,从季度环比来看我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而且最近又降息了,政策导向是比较明显的,相信贷款定价未来还会下降。下半年,管理层仍然把稳息差作为经营第一主题,特别是要严控存款成本,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存款成本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在管理方面,一是对高成本资金,比如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都采取限额管理,严格审批;二是对分行实施“一行一策”管理,每个分行都有一个存款成本目标,通过加强考核,对于超目标的要扣存款规模、扣营收、扣考核得分,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在经营方面,大力发展交易银行,深耕中小客群建设,来获取相对低成本的存款,特别是结算性存款。虽然压力很大,但我们还是有信心跑赢市场,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最后强调一下,息差确实很重要,但我们的管理不是唯息差、唯定价的。存款方面要坚持“量、价”平衡,贷款方面坚持“量、价、质”平衡,也就是风险收益的平衡。另外,从整个资产结构布局看,我行还有近 2.4 万亿元金融投资,我们也会把握市场机遇,适度增加投资。金融投资可能会摊薄净息差,但对营收有贡献,可以提高利润和 ROE 水平。因此,我们会统筹平衡资产负债结构,在稳息差同时,更要实现营收增长和利润增长,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方合英行长:我做些补充。刚才王康行长讲了,要稳息差,最关键、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扩大客群,特别是中小客群,进一步做大交易银行。我们现在交易银行业务有优势,要乘势而上,同时还要持续做严定价管理。此外,关于做好存款成本管控,我行还有两个机会:一是我们的同业存款量不小,同业存款成本相对来说偏高,这就是我们找到的痛点,我们要找准方向和方法,有效降低同业负债成本,这将有助于未来息差稳定,甚至提升。二是我们的高成本存款中,下半年和明年到期的占比较多,特别是明年有 900 多亿元价格 5%以上的协定存款到期,包括今年三年期定期存款到期重定价,都会使存款成本有所下降。这两大机会是中信银行跟同业相比,比较独特的地方,也是能够对稳息差形成有效支撑的机会。

    2023-08-26 00:00:00

    [ 详细 ]
  • 【提问 6】中网财经曾蔷:8 月 24 日召开的国常会部署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请问中信银行上半年在支持稳经济大盘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阶段计划在哪些方面接续发力?

    2023-08-26 00:00:00

    刘成常务副行长:中信银行是一家国有金融机构,一直坚持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各项政策放在工作首位。年初,我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认真部署了稳增长的“六稳”、“六保”各项工作。今年 5 月 25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行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围绕如何落实国务院稳经济 33 条措施进行研究,据此制定了《中信银行落实稳住经济大盘的 29 项工作措施》,5 月以来在稳住经济大盘这一重大任务中做出了中信银行自己的贡献,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大了对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和领域的信贷支持。我行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制造业、高新技术、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水利、交通、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的储备和投放。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扎实做好煤炭、原油、化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等民生保障领域金融服务,快速响应产业链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融资需求,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通过对上述重点领域的信贷融资支持,较好地贯彻了国家创新战略、“双碳”战略、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第二,在稳经济过程中给予重要经济主体信贷融资支持。例如,对于我行战略客户,总分行都进行了积极营销和上门服务,主动发现战略客户金融需求,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对于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我行增加了地方债认购。截至 6 月末,累计中标地方债 900 多亿元,比去年全年增加近 500 亿元,地方债发行顾问服务项目超过 2000 个。同时,我行还加大了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出口贸易融资投放 140.5亿元,同比增长 10%以上,信保融资累计投放超 40 亿元,同比增长 200%以上,增速在同业位居第一。此外,我行还同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上半年出口贸易融资投放同比增长超 10%,信保融资同比增长超 200%,增速在同业位居第一。第三,积极落实国家涉疫纾困政策,助力涉疫困难企业和人群共克时艰。我行在第一时间将国家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和受困人群的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例如,在汽车金融方面,疫情期间我行主动为600 多户汽车经销商提供了救助支持。上半年累计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办理延期还本 279 亿元,延期付息 18 亿元,认真落实了涉疫困难企业和个人的扶助政策。上半年我行为实体经济提供的贷款在持续增加,同时对实体企业的贷款利率在下降,真正做到了支持企业、让利实体经济,其幅度是非常大的,发挥了积极的效果。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落实好中央政策要求。我行刚召开了半年度工作会,会上提出要继续落实好中央各项政策,持续加大资产投放,继续为稳增长做出贡献。首先,要加大对实体经济领域资产投放。我行已召开一系列资产投放推动会,要求各部门、各分行认真落实。第二,我行会继续用好、用足国家政策。近期,国家不断出台稳经济相关政策,对此我行将认真研究,对接有关部委和金融机构,吃透、用好国家宏观政策。第三,我行将更好地服务中小客户。中小企业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经济主体,是稳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我行已按照有关部委及央行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制定了相应配套政策,积极做好对中小客户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第四,我行将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通过实施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考核激励、贷款补贴在内多种政策,调动全行积极性,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下一步,我行会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及时跟进、全面落实中央政策要求,把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事关国家战略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023-08-26 00:00:00

    [ 详细 ]
  • 【提问 5】中金公司张帅帅:年初中信银行提出新零售战略目标和发展全景图,我们觉得非常契合行业发展趋势,从 A 股、港股股价反映上来看也是领跑整个可比同业。我们在中报里看到几个数字,一个是零售 AUM 增幅,另一个是私行客户半年度增速,基本都在 6-7 个点或更高水平,如果对比市场波动性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数据反应的只是一个结果,特别想请管理层详细分享下上半年战略推进的情况。此外,各家银行现在都在提财富管理业务转型、零售业务转型,行业整体处于战略投入的“窗口期”,想请管理层分享下对于零售业务,特别是财富管理业务,中信银行有哪些具体发展目标和规划?

    2023-08-26 00:00:00

    吕天贵副行长:我们在今年年初业绩发布会上提出了新零售的“12345”发展战略,从上半年推进情况来看,我们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新零售战略和体系更加清晰和深化,业务产能释放效果比较明显。总体来说,中信“新零售”实现良好开局。上半年,零售核心规模类指标均排名同业前三,更有多项核心指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我行管理资产规模突破 3.7 万亿元,年增 2258亿元,可比口径下增量增幅超 50%,管理资产规模增速排名可比同业第一。从资产端来看,在外部市场承压的大环境下,零售信贷保持逆势增长,规模超 2 万亿元,保持可比同业前二。强化“五主”客户关系,提升客户体验,不仅是中信新零售的经营理念,也是我们的方法论。上半年,我们全面紧密“五主”客户关系,可以看到一些效果。我们的结算存款时点余额较上年末增加 363亿元,跨境支付业务市场交易规模占比超 40%,排名保持同业第一;信用卡交易量 1.38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上半年累计投放消费贷款超 1000 亿元,余额增量及增速均位列可比同业第二。我们在业内率先推出“中信碳账户”,升级中信“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我们在深化“五主”客户关系的同时,也更加明确新零售“三全、四环、两翼”的协同打法。上半年,我们通过“三全”实现了各层级客户较好提升,贵宾、富裕客户增量分别是去年同期的 2 倍、3 倍,私人银行客户增量排名可比同业前列。在“四环”方面,强化板块内部融合,推动个贷、信用卡客户综合经营,上半年个贷客户转化财富管理客户同比增长 22%,转化贵宾和富裕客户超 2 万户;以前分行端发信用卡量较少,今年分行端信用卡获客同比增长 53%。在全行联动方面,我们积极打造“投行+私行”模式,发挥中信银行公司业务优势,在资本市场、投贷联动、科创联动上,借助“云企会”转化贵宾、私行客户超 2000 户。在集团协同方面,今年成立金控平台,打造“中信优品”,利用整个中信集团优势向外部寻找优秀的、头部的管理人和管理机构,引入优秀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发行了目前首发规模最大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在外部联结上,我们加快推进房、车、消费等10 个生态、23 个场景的布局。在“两翼”上构建了数字化和生态化能力。在数字化方面,深化 M+平台建设,通过 M+精准营销覆盖 350 万客户,带动 AUM 增长 1200 亿元;智能化向前端推送订单,实现产品销量近 8000 亿元,同比增长 17%。信用卡搭建平台获客模式,产能同比提升 2.6 倍。以上数据表现更有力地验证了“新零售”战略的正确和打法的清晰,我们也看到“新零售”正在形成新的势能。下半年顺势而为,我们将继续深化“新零售”战略,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重点围绕两方面发力:第一,坚定落实价值导向,向结构优化要产能。首先,为客户创造良好的投资体验,为客户创造价值。特别是现在资本市场波动的时候,我们更要强化投研、投顾队伍和体系建设,优化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陪伴,为客户创造财富管理价值。其次,进一步优化营收和业务结构,做优个贷结构,提高复杂型产品的销量,在保持规模较快增长同时,保持营收、中收增长,做大零售价值贡献。第二,要坚定落实客户导向,向服务要产能。我们将服务作为“三全、五主”的主脉络、主灵魂,建立以“主服务”为牵引的“五主”客户关系。中信银行希望把有温度的服务,真正打造成中信新零售的竞争力。因为现在大家更多比较的是规模、是营收,但在服务上,特别是面向未来发展财富管理,服务是真正的竞争力,我们将把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下半年准备推出中信数字人首席体验官,以用心的服务和极致的体验赢得客户信赖和市场认可。我们有信心将新零售的战略落实,并逐步沉淀释放价值。我们也希望我们能说到做到,并且能够真正地把每项做好。谢谢!

    2023-08-26 00:00:00

    [ 详细 ]
  • 【提问 4】经济参考报张莫:请问管理层如何看待此轮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对于未来中信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怎样的判断?

    2023-08-26 00:00:00

    胡罡副行长: 疫情对我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客户还款能力受到影响,导致问题贷款小幅上升。二是由于一些城市封控和保民生政策,导致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有所放缓。从数据来看,我们的问题资产比年初增加 80 亿元,其中有很多来自涉疫企业和个人。此外,按照国家支持疫情防控的纾困政策,我们延期还本付息贷款余额 231 亿元,比年初减少 60 亿元,231 亿元中145 亿元是我们主动为疫情严重的上海地区个人提供延期还本付息的安排,多数客户还款能力较强,实质逾期风险不大。应该说疫情对我行资产质量的整体冲击不算大。关于第二个问题,确实当前疫情的冲击,经济下行的压力,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美元加息带来的大宗商品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以及国内房地产形势所带来的影响等等,给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带来了较大压力,媒体和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也有所担忧,但是对于我行未来资产质量,我们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一方面,我们认为疫情因素实际上带来的是短期影响、有限的影响,关于这点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数据。另一方面,2020 年以来我们主要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同时我们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布局,提高风控能力,使得当前向好的趋势更加稳固。一是关键指标延续向好趋势。上半年,我们不良继续逐季“双降”,新发生不良率也在下降,逾期贷款大幅下降,贷款迁徙率指标逐渐优化,风险抵御能力有较大提高,拨备余额 1292 亿元,比年初增加 77亿元,拨备覆盖率达 197%,比年初增加 17.08 个百分点,达 2014 年以来最好,拨贷比也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化解处置不良成效明显,上半年化解处置不良 403.5 亿元,同比提高 3.5 亿元,看起来增加不大,但考虑到上半年多地因疫情“封城”影响了处置进度,应该说这个成效还是不错的。另外,现金清收同比增加,表内及资管业务现金回收 118 亿元,同比多收 14.2 亿元;已核销现金回收 66.2 亿元,同比多收 4 亿元,回补了利润。这几年我们优先核销好的、更有增值潜力的资产,现在已核销资产达 1622 亿元,其中零售资产占比 55%,包括 12%的个贷和 43%的信用卡,换言之 1600 多亿元已核销资产中 900亿元是个贷和信用卡,而个贷每年已核销资产回收率是 15%,信用卡每年回收率是 10%,可见整体还是不错的。对公已核销资产尽管占比为 45%,但其中有些资产随着经济或行业改善,现在回收情况也不错。例如我们有笔 11 亿元的已核销资产,现在每年可以收回 1 亿利息,而且这个资产一旦看准了转让出去,本息可以实现全额回收。二是存量资产结构较好。目前我行零售贷款 2.09 万亿元,占整个贷款比重 42%,不良率为 0.99%。其中个贷 1.58 万亿元,不良率仅0.69%,个贷中 88%是住房按揭,还有 10%是场景贷,现在资产质量和回报都比较好。零售贷款中信用卡贷款 5175 亿元,不良率 1.92%。对公贷款 2.92 万亿元,占比 58%,结构上持续向好区域倾斜,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占比达 41.87%;持续向好行业集中,例如稳健、弱周期的民生保障领域占比提升,政策支持类如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普惠和制造业占比越来越高;持续向好客户集中,对公 A 级及以上客户占比 70%。综合融资风险可控,一部分是各类债券及基金(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债、货币基金以及信用债)合计近 2 万亿元,大部分是非常安全的国债等资产;信用债占比 33%,其中 90%以上是 AAA 级以上的债券,安全性好。另一部分是理财资产 1.65 万亿元,绝大多数是我行非担险新产品,老产品只有 1000 亿元,总体资产质量可控,并且在持续优化。三是对风险管理能力充满信心。一是我们对具体项目采取了“六张表”管理,三张表“控新”,三张表“清旧”,管理更加精细化,而且在管理中严格风险分类。上次业绩发布会上我说过,我们对零售逾期 60 天以上贷款全部降为不良,对公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一概降为不良。二是调结构,持续推进“五策合一”,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实现“精准进退、前瞻进退”。三是体系优化,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四是数字风控能力、资本市场能力都在提升,实现了促发展和控风险的有效统一,近三年我行资本市场业务以年化 108%的速度增长,资产状况是非常好的。五是人员管理上也有较大提升,由于时间关系不再展开讲述。最后,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信心,这是支撑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定的重要基础。

    2023-08-26 00:00:00

    [ 详细 ]
  • 【提问 3】广发证券屈俊:今年整个房地产周期下行,叠加近期停贷潮的一些传闻,我们想了解下中信银行目前在房地产对公和零售授信政策上持什么态度?房地产信贷需求大体是什么情况?以及贵行内部排查房地产对公、零售方面的表内外风险情况?另外,关于房地产领域风险,特别是开发贷风险,贵行内部是否有些试点安排,比如类似于保交房基金的风险处置安排?

    2023-08-26 00:00:00

    胡罡副行长: 首先,从我行房地产数据看,对公房地产承担风险资产是 3987 亿元,比年初增加 10 亿元。其中,房地产贷款余额 2916亿元,比年初增加 68 亿元,增量部分主要是落实国家房地产政策,重点支持保障房建设。房地产开发贷不良率是 2.89%,比年初下降 0.74个百分点,主要是我行风险化解处置取得了一些进展。担险资产的第二块是其他承担信用风险的融资 1071 亿元,比年初下降 58 亿元,主要包括四大块:一是结构化融资,包括投行业务和理财回表 619 亿元,比年初下降 87 亿元;二是债券投资 54 亿元;三是非标理财融资 315亿元;四是传统表外业务(包括承兑、保函业务等)83 亿元。我行还有553 亿元非担险房地产资产,包括理财资产 277 亿元和代销房地产信托 276 亿元,这两块都比年初有所下降。另外,我行还承销了房地产债券 539 亿元。这是我行对公房地产业务的整体情况。涉及房地产的个人业务主要是两大块:一是个人按揭 9831 亿元,比年初增加 97 亿元,不良率 0.38%。(“保交楼”事件涉及到的个人按揭贷款中,逾期贷款 0.46 亿元,目前风险可控)。二是个人房产抵押贷款 3667 亿元,比年初增加 312 亿元,不良率 1.08%,比年初下降 0.16 个百分点。第二,我行房地产业务有六大特点。一是我们对房地产企业授信实行名单制管理,只有总行有权准入。我们主要与开发经验比较丰富,财务比较稳健,项目布局比较合理的大型优质房企开展合作。二是担保情况,房地产贷款中 98.4%是有抵押的,信用类只有 1.6%,信用类贷款主要在房地产行业头部企业。三是房地产业务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占房地产业务余额 90%,其中一线城市占比达 50%以上。四是我们的货值比较高,有 2 比 1。五是拨备充足,房地产贷款拨备率 7.23%,比年初提高 1.2 个百分点,是对公贷款平均拨备率 2.2 倍。六是我们对重点客户采取一户一策分类管理的办法,上半年我们利用中信集团产融协同、融融协同优势,对一个房地产大户成功进行了风险化解,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关于未来房地产需求走势,我们认为从政策面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呵护愈发明显,总基调是维护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出要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前几天国常会提出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等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我们也看到多地都发布了利好政策,而且政府已经非常强力地介入“保交楼”事件,房地产整体风险形势是可控的。预计未来房地产行业形势将随着政策落地而逐步稳定,总体需求应该会较当前回升。当然,还有两个方面要予以关注。第一,销售回暖数据还不太明显,这是我们关注的,这一点对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由于企业分化,那些去化慢、负债重、管理不够好的企业可能还会暴雷,并对整个房地产行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市场信心有待恢复。但从中长期看,我们有信心房地产会平稳着陆、健康发展。分化后能够活下来的好企业,对银行来说也意味着较大的机会。关于我行未来对房地产业务的措施,一是对存量业务加强贷后管理,特别是关注一些出险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次生风险。二是对存量客户实施三类差异化政策,即好的支持;差的尽量压降,并做好风险管理措施;对涉及“保交楼”的项目,还是以保交楼、稳民生为先,最大限度用好项目资金,及时回应各方关切。三是对增量项目,选择好客户、好区域重点布局,同时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并购贷款业务,支持优质企业兼并收购重点房企项目,刚才您提到的一些纾困政策、基金项目,我们也非常愿意参与,也会继续支持按揭业务。方合英行长:有四点内容我再强化一下。第一,跟同业相比,我们承担风险的房地产资产规模不大,3900多亿元,这个规模不大。第二,行业里比较敏感的房地产代销信托,我们规模很小,只有200 多亿元,而且这些项目都没有特别大的风险。第三,我们计提了比较充分的减值准备,贷款拨备超过 7%,如果按照担险资产比例来讲,超过 8%,这意味着我们在一些表外项目上提的减值更高,换言之我们在房地产表内外计提的减值都是比较充分的。第四,在化解房地产风险方面,中信集团产融结合的特点有助于中信银行获得比同业更大的空间,和更大的化解能力。

    2023-08-26 00:00:00

    [ 详细 ]